椰壳活性炭-柱状活性炭-果壳活性炭-粉状活性炭-煤质活性炭-蜂窝活性炭
以炭为原料,以水蒸气、二氧化碳、空气(主要是氧气)或它们的混合物(烟气)为活化介质,在高温(600—1000°C)下活化制备活性炭的方法称为物理法。用物理方法生产的活性炭叫物理活性炭,也叫物理炭。
一般来说,物理炭的微孔(孔径或孔径小于1.5纳米)比较发达,主要用于气相吸附或小分子液相吸附。不同原料生产的活性炭具有不同的孔径,其中椰壳制活性炭的孔径较小,木质活性炭的孔径一般较大,煤质活性炭的孔径介于两者之间。活性炭的孔径一般分为三类:大孔:1000—1000000A过渡孔:20—1000A微孔:20A 根据以上特点可以看出,针对不同的吸附对象,应选用相应的活性炭,以达到良好的性价比。因此,一般在液相吸附时,应选用过渡孔径较多、平均孔径较大的活性炭。
按外观和形状分为:一般有粉状活性碳、颗粒活性碳、不定型颗粒活性碳、圆柱形活性碳、球形活性碳、其他形状活性碳。
一般物理生产主要包括煤基活性炭和果壳活性炭。
煤质制成的活性炭通常被水蒸气或二氧化碳气体活化。产品形状以颗粒状为主,其孔径分布多为微孔,更适用于液相吸附和气相中分子量和分子直径较小的物质。的优点是生产成本比较低。
果壳制成的活性炭通常会被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活化。产品的形状以颗粒状为主。于其特殊的材质,其孔径分布介于上述两类活性炭之间,吸附性能优良。因此,其应用范围更广。活性炭还用于吸附酱油或酱油厂有色废水中的食品抗氧化剂,用碱洗液洗脱得到,其抗氧化能力可与生育酚相媲美。